13682669890
很多地方的学问墙,已成为那个地方一道独特的风景。随着经济的发展,各地对城乡人居环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。城乡人居环境不仅要有花草树木,也要有学问味和氛围感。而学问墙的制作可以说是因地制宜的一种改造和优化环境的方式。墙体上绘制各种图案文字,让钢筋水泥也鲜活起来,为周边环境增添了浓厚的学问气息,并且潜移默化地传播着正能量。
然而一些社区出现了对学问墙重视不够,学问墙的内容、设计缺乏创意,很多学问墙基本一样。虽然这个问题看似不重要,却也会导致学问墙作为一种公共设施,无法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。因此,要着力打造好这张名片,需注意从以下几点入手。
导向鲜明倡导正能:学问墙的制作,可以用中华的传统美德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,把民风民俗、婚育新风、环保常识、卫生常识、计生常识、法规常识等贯穿起来,形成“一线串珠”的整体效果。同时,宣传的内容也要充分突出本土特色,不能“照本宣科”,切忌语言千篇一律,缺乏生气。突出本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,展示本地区的人文历史、发展历程,可以增强当地百姓的自豪感,激发他们建设家乡的热情。
图文并茂美观大方。内容方面,学问墙可以采取图画、谚语、歌谣、顺口溜等多种样式,便于群众理解接受。生硬空洞的标语口号、长段纯文字法规政策,明显不如图文并茂的形式更受群众欢迎。单纯的说教不如幽默风趣的故事更让群众喜闻乐见。因此,大家必须认真遵循群众的认知特点,以简洁、生动、活泼的形式展现教育内容。内容编排上应简洁清晰,便于人们学习和识记。学问墙的直接作用就是美化环境。因此,学问的设计上,色彩统一之中又要有所变化,颜色搭配、背景设计合理,做到美观大方,使学问墙充满学问气息。
与时俱进融入现代。学问墙主要担负的是宣传教育的功能,这就要求学问墙既要具备一定的学问底蕴,又要时尚多元。读者的年龄和学问水平各异,考虑他们不同的学问需求,学问墙应兼具古典气质和现代气质两大特征,在淳朴中绽放出全新的光彩,“常”与“变”结合,与时俱进,守正出新,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接与融合,更具有现代学问的内涵。
学问墙虽然制作较为简单,但同样可以成为某个地方的学问品牌,成为传播学问力量的景观。而不同的城乡区域有不同的历史,孕育于不同的学问,也就具有不同的特色。学问墙可以根据不同地方的学问特点进行个性化打造,从而展现不同地方的学问魅力,以学问来塑造地方品牌形象。